救荒本草,是中国传统中药文化中的一部分,它不同于医家之书和方剂集,而是收录草木石骨等自然物品,详细记载其为药物所用的部位、用法和功效。它的出现,为中国古代农民节约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有益帮助。
救荒本草从北宋时期便开始大量出现。但救荒本草的原型在中国古代已存在千年,它并不是某一个具体时期的发明。据考证,救荒本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。
东汉时期,由于氾滥泛滥的战乱和数年的自然灾害,造成了大面积的荒地,致使全国经济的崩溃。维持社会的唯一办法是灭蝗和救灾,但当时用于治灾、杀灾的药物供应不足,不得不使用原本不作药用的植物来制作救荒药物。于是,东汉时期,一些善于采集草药和制作药品的人开始了他们的工作,并将各种可利用的物品详细记录下来,形成了最早的救荒本草原型。
华佗、张仲景等已经记载了大量的草药方剂,成为药物研究的巨擘。但救荒本草的出现,标志着中国中药文化已经进入了农民中草药利用的阶段。